產品難保質,羅永浩、李佳琦、辛巴都曾翻過車
不僅僅是靠刷單來帶動人氣,進而誘導消費者前來購買。直播帶貨中的貓膩還很多,以次充好、以小充大、避重就輕甚至涉嫌虛假宣傳的情況屢見不鮮。
中新網記者近日在多個直播平臺上發現,一些網友留言稱,“直播時看著挺新鮮,但發來的有些生蠔都是臭的。”“水果都硬得咬不動。”“算了,買一個教訓,以后再也不買了。”
甚至,這其中不乏直播帶貨的網紅、大V。例如,羅永浩在今年“520”前的一次直播中上架了“花點時間”玫瑰,結果很多消費者反饋,收到禮盒時,花瓣已經出現打蔫和腐爛的情況。最后羅永浩致歉。
薇婭近期一次直播帶貨幫助西雙版納的果農銷售滯銷水果,但有消費者反映,“壞果爛果居多,一半以上都是爛果。”“果子全是爛的,這次真的算是助農了。”
李佳琦除了廣為人知的“不粘鍋翻車事件”,在一場直播中推介商品時他稱,開了23年的老店,賣得是陽澄湖大閘蟹。但后來被曝光根本不是陽澄湖大閘蟹,發貨地點也不對。李佳琦工作室最后發聲明道歉。
中國商業聯合會牽頭起草的中國首個直播帶貨標準制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剛稱,夸大其詞、假貨太多、魚龍混雜等,是網友詬病直播帶貨存在的主要問題。據了解,該標準預計7月份發布。
資料圖:主播在店鋪內通過線上直播銷售商品。(圖文無關)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誰來擔責?近半人認為平臺、主播和商家共同擔責
如果直播帶貨出現商品質量問題,誰來擔責呢?這也是目前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
王剛稱,數據顯示,有37.3%的受訪消費者曾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消費者拒絕直播購物的主要顧慮是“擔心商品質量沒有保障”和“售后問題”,這兩大因素分別占比60.5%和44.8%。
北京市消協近日發布的直播帶貨消費調查報告顯示,49.12%的受訪者認為平臺、主播和商家都應為直播帶貨行為負責,各自承擔相應責任。
不過記者觀察發現,多數直播平臺不擔責。例如,在某直播平臺“授權小店”的《用戶協議》中顯示,除明確標明“自營”的商品外,其他均為第三方商家商品,貨品銷售、開具發票、發貨配送、售后服務均由用戶所選購商品的商家提供。平臺不承擔上述義務。
有經常網購的消費者對中新網記者稱,“這些主播很’雞賊’,他們一般會發短視頻引流,然后定期做直播帶貨,當發現某個短視頻下面全是投訴時,就會刪除這個小視頻,投訴也就全不見了;而直播結束即消失,根本無處投訴。”
北京市消協上述報告稱,如果遇到直播帶貨問題,超六成受訪者選擇找平臺維權,四成多受訪者選擇找銷售商家維權,有三成左右受訪者選擇找主播維權或向有關部門投訴,另有少數受訪者選擇向法院起訴或干脆自認倒霉。
你碰到這些情況怎么辦,會自認倒霉嗎?
中國e直播供應鏈金融13306003307 (V同)
一件代發共享云倉:主播減去了自己先采購囤貨的問題,可以無壓力的開播賣貨。主播只要選定生廠商的抖音小店產品鏈接或快手小店產品鏈接,在自己直播間上了鏈接就可以賣,賣完由廠家小店訂單結算,廠家網店直接收款;直播帶貨主播直接分傭金;MCN機構直接分管理費。
中國E直播帶貨供應鏈機構協調廠家按規則48小時內一件代發!